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11日
综合新闻
02

赞大学生做猪倌

·亦杰·

报载,四川农业大学学经济管理的学生龙波和学食品工程的学生王旭,是一对相恋三年的情侣。毕业后,两人劝服各自父母,回乡养猪,2002年底,建成了一个可以养30头母猪的猪场。由于他们能提供饲养技术服务,今年4月第一批60头仔猪出栏时,被当地群众抢购一空,一下净赚一万多元。他们表示要变情侣猪倌为夫妇猪倌,共同拓展甜蜜的科学养猪事业,受到当地群众称赞。

大学生当猪倌也许不那么新奇,因为曾有大学生为牛倌、做男“阿姨”的报道,但大学情侣回乡养猪,不能不说是新鲜事儿了,堪赞。一是全新的择业观。择业观是受价值取向支配的,人的最大需要是被需要,他们以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决心从事科学养猪事业,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这正符合马克思年轻时的择业思想:“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二是高尚的致富观。他们向乡亲们推广饲养技术、提供仔猪良种,已有16户从他们这里学到了饲养技术,让大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乡亲共同致富。三是可贵的恋爱观。他们在大学里相识相恋,不仅浪漫,还志同道合,共同的养猪事业让两人的感情越来越牢固,他们将举行婚礼,成为猪倌夫妇。如果多一些大学毕业生有他们这样择业观,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程度就会缓和多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