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两则悲剧引发的话题

2023年10月17日

□文/黄燕

这是两则令人心酸流泪的报道:一位贫困山区的高中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但家徒四壁的家庭却无法承受天文数字的学费,在父母四处筹集学费碰壁的情况下,他撕毁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继而服下大剂量的安眠药,遗憾地离开了人世。一位母亲为给身患重病的儿子治病,在报纸上说:为了给儿子治病,家里已经拿不出一分钱了,她愿出售自己的一个肺叶或一个肾脏……只要能有钱治好儿子的病,自己就是少活10年也心甘情愿。后来,她真的卖了一个肾脏。但是,她的爱心虽然挽回儿子的生命,而自己的健康却每况愈下。

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评价那位高中生和那位母亲的行为,只是感到出现如此悲剧,难道社会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改革开放,使社会出现了两级分化,一部分人逐渐成了富裕一族;另一部分人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或信息不灵、机会不均,或企业萧条下岗失业,或遭灾患病、遇到不测,逐渐成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社会各界应给予必要的人道关怀,政府应在解决生活困难者的实际困难、帮助提高生活水平上进一步下功夫。可是,由于我们的社会救助跟不上,因生活贫困还是引发诸多问题:有的年轻女性为救亲人,不惜典当自己,或委身做“二奶”,或甘当娼妓;有的不满社会贫富不均,以死来抗争;有的为生活所困,竟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当然,生活困难并不能成为典当自己的理由,也不能成为以死抗争的理由,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理由。但是,让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谁会甘当别人的玩物?谁不在乎死?谁又会以身试法?

说实话,现实社会就是有一些生活贫困者,他们不是不想走发奋图强、自我解困之路,可因种种客观原因,任凭怎样努力,就是脱不了贫、解不了困。但他们不敢向社会伸手、不敢向政府喊穷,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生活贫困带来的种种痛苦。对待这些人,社会有必要主动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应让每一位贫困公民享受到社会的福利应有的人文关怀。

上篇:“英格兰玫瑰”情系中国穷人
下篇:分配上的原因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7/2003072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25/32408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