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企业,情牵职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入党时的誓言。 ——题记
现任府谷县五一煤矿矿长的丁忠,自60年代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当过县政府通讯员、邮电局机务员,并任过电力局副局长、煤管站副站长等职。在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倾洒于自己忠爱的事业中,所到之处,都印下了他奋斗的足迹和一个个关于他的动人故事。
在府谷县县级机关,人称丁忠为“硬汉子”。这样的称呼是源于他超人的气魄和非凡的胆识,要知道,在他上任府谷县五一煤矿矿长之际,企业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境况?由于该矿是开采多年的老矿,自1991年以来,企业包袱沉重,人员老化,生产设备陈旧,设施落后,致使企业一度处于亏损状态,1994年严重亏损,且事故不断。面临如此困境,企业出路何在?当年10月,组织当机立断,决定派丁忠担任五一煤矿矿长。上任后,他大胆改革,通过内抓安全生产,外拓销售市场,很快使企业状况发生了明显好转。2002年在国家关井压产不松劲情况下,全年共产原煤144943吨,比2001年增产近10万吨;生产成本为20.28元/吨,比2001年降低6元/吨,全年共销售原煤13.2万吨,比2001年减亏45.6万元;上交各种税费66.85万元,比2001年多交25万元。更让人高兴的是,该矿实现了连续14年无伤亡事故,而且该年轻伤率为零,创造了建矿以来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最好水平,受到了广大职工一致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表扬鼓励。该年丁矿长被省煤炭工业局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五一煤矿被市总工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县级文明单位。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丁忠,终于没有辜负组织的厚望和群众的期盼,企业扭亏为盈复活了过来。值此人们不禁要问:丁忠是如何将一个亏损严重的企业搞得勃勃生机呢?这主要归功于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是对矿一班人严格要求,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并压缩非生产人员而充实生产一线力量。二是关心职工生活,为其排忧解难,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主要表现为调整职工工资、对困难职工实行低保待遇和解决轮换工转工问题等。三是改变生产基地,增加固定资产。丁矿长三下西安,四至榆林,找政府找主管,终于在县新民镇批准新建了一座侏罗纪煤矿。目前该矿年可产原煤十万吨,四是改变生产条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煤矿大胆创新,将井下运输改为机械运输,使用防爆四轮车。不仅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五是在五一井口塌山中开拓出一个年产6万吨,服务年限达15—20年的新采区。为企业的发展拓宽了出路。六是拓宽销售市场。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辛劳奔波,丁矿长在山西和内蒙包头找到了销路,从而增加了企业收入。七是大胆使用人才,增强企业生机和活力。八是加强安全管理,形成一套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九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赢得了“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称号。十是众志成城抗“非典”,力保效益。仅5月份全矿共产原煤15784吨,比去年同期增产5034吨,实现了自91年以来全矿扭亏为盈的新局面,受到了县委县政府表扬。
心系企业,情牵职工。丁忠和他辛勤培育起来的五一煤矿必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更为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尽快驶入快车道增添一份力量。 景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