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爱叶
小时候看《聊斋》只是被里面的鬼吓住,真以为这世上就有鬼。以至于夏夜里睡觉都要捂严实,生怕来个像聂小倩那样的女鬼来抽人的脚筋。
乃至长大才知道,世界上哪有什么鬼呢?
蒲老先生为什么要编鬼狐之类的故事,写成人不行吗?
古人以读书入仕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假若仕途不顺利,那心中的压抑苦闷可想而知。而读书人又死要面子绝不能摆个摊,设个点聊以谋生,那只好做做美梦了。梦中都是年轻貌美的狐仙或女鬼,既达到自我慰藉的目的又可以谋生,还可以保住读书人的面子,真可谓一举三得。
试想他如果写的是现实中的某女子,比如是有夫之妇,还和某某好,根本就不符合封建社会宣传的三从四德,除非他不想混了。敢和整个社会抗争,他将成为街头巷尾人人唾弃的对象。
至于那年轻的小女子爱上穷困潦倒又相貌平平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穷得肚子都填不饱,何来风流气质,而女人往往喜欢相貌风流者,有诗为证:“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你看读书的穷书生哪有这个机会?
于是,只好写鬼狐。鬼狐不伤害到社会风气,不影响到某个人的名誉,且那鬼狐一般都不会嫌贫爱富的,盖那鬼狐不过人的日子,不食人间烟火嘛。
惜哉蒲老先生,要活在现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指不定要写出多么动人的爱情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