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农村富不富 全看村干部

——大荔县许庄镇许庄村党总支书记眭建国事迹写实

2023年10月08日

许庄村党总支书记眭建国(右)、村委会主任王东明

初春时节,广袤而辽阔的渭北大地处处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这些天时而春光明媚,时而春雨潇潇,大自然将阳光和雨露慷慨地赠予了这片既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传承,又有着现代农业气息的神奇土地……

带着一份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之情,怀着一种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探究之情,我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走进了位于关中北部的陕西省“省级小康示范村”大荔县许庄镇许庄村。在这个闻名遐迩的富裕村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干净平整的道路,排列有序的村舍,尤其是这里漂亮的学校校园和美观大气的村办公大楼确确实实地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经济的发达和村民生活的幸福。

在与这里村民和村干部的闲聊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叹:“我们村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离不开村党总支书记眭建国的好领导和带头示范作用。”

是的,有这么一句话在农村流传得很广泛,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有好目标,下要有好典型;上有好政策,下要有好带头人。”而大荔县许庄镇许庄村这些年的变化与发展之路正好也恰如其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沃土育明珠

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从全县的总体情况来看,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地势平坦。

就在这块土地上,大荔县许庄镇许庄村的村民们在村党总支书记眭建国的带领下,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了地处盐碱地,土地贫瘠的特殊困难,大力发展村办工业,以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坚持走创业之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作为许庄村的带头人,今年已经五十多岁的书记眭建国是一位一直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和在乡镇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基层干部,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历练和成就了自己思路敏捷、眼光长远的过硬素质,使他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捕捉机会,具备了一个农村致富带头人独到的观察力和高超的管理才能,这同时也为他日后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1984年,他们就办了一家淀粉厂,1986年,许庄村又办起了一个黄板纸加工厂,1987年又利用当地的棉花资源优势办起了纺纱厂,开始几乎是白手起家,后来通过集资、贷款凑了160万元终于办起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村办企业。到了1993年,许庄村又办了一个人造板厂。至此,从土地上走入工业生产岗位的群众就达到了近200人。一味靠从土地中刨食吃的农民开始又多了一条可以增加收入的渠道,村经济结构初步得到了调整与改善。

尤其是村办的纺纱厂因产品适销对路,质量过硬可靠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快便从一开始的2400锭纱,增加到了7000多锭纱的规模,从一个小小的纺纱厂壮大为现在的“许庄工业有限公司”,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一举达到了1000多万元。

现在,依托这个龙头企业的带动,许庄村的村民投资办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村里的私人企业已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全村目前已拥有6个纺纱厂,48个轧花厂,另外还有香料厂,脱绒厂等一批小型私营企业,为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据一位村民说:“你们要是赶上每年棉花收获的时节来我们这里,光我们村就有300多辆农用三轮车投入到棉花收购和运销的活动中去,那气势可壮观了!”

有主导产业,有龙头企业,再加上依托当地盛产棉花而形成产业链,许庄村的经济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今天,许庄村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已达2个多亿,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富裕村”、“小康村”,说它是大荔这块沃土上的一颗“明珠”毫不为过!

致富为群众

走访过程中,大荔县许庄镇许庄村村委会主任王东明谈到自己村子的变化和新气象时兴奋地说:“我们村现在是群众生活最富、集体实力最强的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最好例证。”

多年来,在为发展和壮大村经济的过程中,眭建国和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几乎都是起早贪黑,他们一心扑在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中,村领导干部们形成了每天晚上七点钟坚持开办公会议的习惯,这虽不是成文的规定,但他们十几年来天天为村民利益和村子发展呕心沥血的精神的确难能可贵。在两委会中,有人分管抓工业,有人分管抓农业,大家各司其职,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在眭建国的影响下倾尽心血,为回报信任自己的群众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说到这里还得补充说明一下,许庄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还不忘狠抓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里,他们抓农业的水利灌溉,抓早熟苹果的推广种植,使没有进入工业领域内的群众也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经济发展了,村民生活幸福了。这就是今天的许庄村留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印象!

现在,拥有600多户,2500多人的许庄村处处都是一派和谐、欢乐、喜庆的景象。有了村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这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以免费旅游一次;50岁以上的人可以免费检查身体一次;村里还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100元的生活补贴;给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200元的生活补贴;每年拿出16万多元用于全村4000多亩土地的灌溉;就连实施合作医疗的每人每年10元钱都不用村民自己掏腰包。

此外,这些年来,眭建国还以一个共产党员一切都为群众谋利益的准则要求和鞭策自己,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和群众,先后投资50多万元为村子修U型渠14000多米;投资30多万元硬化村子道路;投资70余万元建设了3座教学楼,还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大楼,在村子里安装健身器材和文化娱乐设施,大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在进一步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以身正气,两袖清风。眭建国任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始终清正廉洁,在两委会中坚持“两支笔”制度,付出的精力比谁都多,要求的回报却比谁都少,显示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

多年来,大荔县许庄镇许庄村在他的带领下,先后获得了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多次表彰和奖励,一个“省级小康示范村”的形象和名声已跃然于渭北大地。

在这样的成绩面前,眭建国却仍然表示:“我在实际工作中,带领和引导群众致富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我觉得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和工作,这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今后我将继续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经济,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真正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形象。” (向前)

村委会办公大楼

教学大楼

上篇:饕餮米猪肉
下篇:让员工更出色 使公司更卓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3/2007032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3/21/28478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