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身而起、奋力出拳。21日晚,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为期四天,43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名运动员参加的北京2008武术比赛激战正酣。比赛场上,不同肤色的运动员时而劈叉,时而腾跃向观众展示中国功夫。看台上,观众像对待奥运会比赛项目一样,为运动员加油。只是大家将鼓掌、双手竖起大拇指、握拳振臂的加油手势改为了中国的抱拳礼,墨西哥人浪被气沉丹田手势代替。
武术比赛开赛前,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曾承担多场奥运会手球比赛。北京2008武术大赛,这个被国际奥委会同意设立的奥运会特设项目,在奥运会期间举行,其人气可想而知。当晚18:00,观众们陆续拿着国旗,印有北京印的北京奥运会旗到现场助威。
入场落座后,观众发现这一有着竞技体育之型,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比赛,时刻彰显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现场广播播音员没有了引导大家喊“中国队加油”的声音,而是换成很中国的元素:“抱拳礼是习武之人的最高礼节,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现在我教大家行抱拳礼。请现场观众跟我一起做。”“举起你的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弯曲。举起你的右手握拳。然后,左掌心按在右拳面上。两臂撑圆抱于胸前,行抱拳礼。再行抱拳礼。”
握手礼仪是西方文化,抱拳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国人对此熟悉又亲切。抱拳礼,右手为拳,表示勇猛习武者;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勇武的意思。“抱拳,行礼!”在广播DJ的带领下,现场近4000名观众一个接一个地做着抱拳礼为即将开始的武术比赛助威。
竞技武术比赛虽借鉴了跆拳道等竞技体育的规则和评判标准,可运动员的一招一式,展示的是中国武术的精髓。7:30分,比赛正式开始,广播介绍到裁判和运动员名字时,大家不约而同用抱拳礼答谢的方式中国味十足。
第一场比赛是女子南刀比赛,有包括中国、中国香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9名选手参加。比赛在一块长14米,宽8米的区域内进行。第二场比赛是男子棍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九名选手肤色不同,语言不通,可他们的一招一式依旧有板有眼。“抡、劈、扫、拨、舞花”等动作使现场观众大饱眼福。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国外选手虽然表演的不错,可同行家里手相比,还是差距明显。中国选手赵庆建表演的棍术动作快速、勇猛、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呼呼生风,大有“棍打一大片”的功效。最后,他以绝对优势获得冠军。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选手分获二三名。
棍术比赛结束后,这场竞技武术仿照奥运会规格,为前三名运动员颁发奖牌。此前奥运会部分比赛项目的颁奖台上,颁奖嘉宾为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颁发金银铜牌。六名旗手迈着整齐的正步,走到旗杆旁做完升旗前准备。“女士们,先生们,请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广播员的号召下,现场近四千名观众用对待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礼仪,起身同唱《义勇军进行曲》。在大家的注目下,国旗、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区旗徐徐升起。
接着的第三场比赛是女子长拳,来自俄罗斯、加拿大、越南等7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虽然没有中国选手参加,可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选手依旧给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武术比赛。女子长拳最后一名出场的是俄罗斯武术运动员达利佳琐娃。劈叉,腾跃,翻跟头,这位金发碧眼的姑娘展示的长拳有板有眼,动作标准,刚劲有力,掷地有声的动作赢得大家的欢呼。比赛结束后,就在大家以为她会像其他武术运动员一样抱拳向观众和裁判致谢离场时,她却给大家来了一点西方幽默。她做了几个飞吻跑出场地后,便站在场边等待成绩。兴奋的她,时而挥拳,时而尖叫。当广播员报出她的成绩是9.75分,为全场最高分时,她激动地又蹦又跳。最后,以两个侧身翻,再加一个前空翻离场。
女子长拳颁奖间隙,北京体育学院的14名志愿者现场给观众表演《太极神韵》。身着白色比赛服的志愿者呼吸吐纳间,尽现太极拳的魅力。广播中,播音员向大家介绍着太极拳的知识:一开一合,一张一弛,刚柔相济,四两拨千斤,这是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柔克刚。广播里,播音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太极拳的知识;舞台上,14名表演者以一个女性表演者为中心尽情地表演着太极拳法。她一张一弛,柔中带刚的动作击倒一个个来犯的“敌人”。太极拳表演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可展现了中国武术“武以载道”深奥无形的中国文化。
竞赛武术分为“击”和“舞”两部分,套路是舞,散打为击。两个小时的武术套路比赛,既有奥运会竞技体育元素,又彰显了以“以武演道”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并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审美观念展现的淋漓尽致。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楚萌
获得棍术金牌的中国武术运动员赵庆建向观众致谢。
来自北京体育学院的志愿者表演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