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2年11月09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赵春娥的哭 考验(小小说) 创业者 “惜纸如金”的人 图片新闻 姜大公钓鱼台 图片新闻 台上与台下 眉户戏 焊 谜语 篆刻 题青泥市寺壁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赵春娥的哭

□ 作者 商子雍

商子雍

古往今来,又有谁个不会哭呢?但同样是哭,有的叫人同情,有的使人耻笑,有的却令人赞叹。

春秋时,楚人申包胥为请援兵,在秦庭哭了七天七夜。这种说法虽有夸大之嫌,其忧国之情,是令人起敬的。《三国演义》上说,赤壁鏖兵后,曹操捶胸大哭,谓谋士郭嘉如若不死,定不会惨败至此。他把总结教训的着眼点放到人才问题上来,这泪水显示了政治家的胸怀和目光。

申包胥和曹操的哭固然有可赞之处,但他们哭的最终目的,毕竟还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引起我们更强烈的共鸣。日前阅报,读到优秀共产党员赵春娥生前每次报销药费都难过一阵,有时甚至落泪的事迹,使人大受感动。赵春娥的哭,显示了她总觉得自已对人民的贡献小,总觉得自己受人民的恩惠大的诚挚情怀。相形之下,我们一些认为党和国家亏待了自己,因而常牢骚满腹的同志,就显得识浅而形秽了。

缘由应哭之事,发于当哭之时,可贵啊!赵春娥的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