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公钓鱼台
遐迩闻名的姜太公钓鱼台,位于渭河之阳、秦岭北麓的伐鱼河畔,距宝鸡市六十余里。相传三千多年前周朝的姜子牙曾隐居磻溪,并在此钓鱼,故而得名。
钓鱼台在一条幽谷中间,两侧石峰耸峙,如刀削斧劈。万绿丛中,伐鱼河流水潺潺,更显得山高谷深,清爽幽静。
沿着蜿蜓的伐鱼河岸,前行百十米,便见一巨石矗立,呈锥形,立于河中足有两丈高,乍看危若累卵,令人叫绝。石上镌刻着“孕璜遗璞”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臣石北侧三十米许,有一块大石,这便是传说中的钓鱼台。石上有两条平行光滑的凹痕,据说是姜太公当年跪着钓鱼时压出来的。这当然是后人的穿凿附会,但“八十西来钓渭滨”的姜子牙,“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的故事,至今仍传为美谈。
姜太公庙宇座落在距此不远的伐鱼河西岸。庙前的四棵古柏,相传为唐代所植,显得苍翠遒劲,别是一番情趣。从此拾级而上,山腰有周文王庙,河对岸还有武吉庙。据说武吉原是一位櫵夫,因卖柴不慎打死了门军王相,被“划地为牢”。经姜太公救出后,便拜太公为师,学习武艺和六韬,成了周朝的开国大将。令人快怏不快的是,这些庙内的塑像、壁画、石碑、牌匾和陈列品,在十年内乱中亦遭厄运,荡然无存。最近,有关部门将钓鱼台列为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欲新耳目者,请前往一游。 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