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安城隍庙的 建筑艺术 邓晋运
名闻遐迩的西安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庙址原在东城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3)移建于城内西大街今址。
城隍庙的整体建筑,气魄雄伟壮观。临街的入口处,曾雄峙着一座高大的木雕牌楼,牌楼下有铁狮子一对。牌楼后为城隍庙正门,门内的通道,以青石铺设,直通二门、三门。三门前,有文昌楼。三门以内,即城隍大殿所在地。大殿建筑宏伟,居北朝南,与乐舞楼相向。大殿与乐舞楼之间,是雕刻工美,构筑精巧的二道牌楼,牌楼下有明代铜狮一对。东西两廊是供奉娘娘,火神等诸神的偏殿,偏殿南边是钟、鼓室。整个城隍庙古建筑格局严谨,气魄恢宏。
十年内乱中,城隍庙建筑遭到厄运,正门外气势宏阔的木牌楼被拆毁,文昌楼濒于坍塌,二道牌楼蚁情严重,并已部分塌裂。如今,有关部门决定对二道牌楼和文昌楼采取修补措施。
城隍庙市场,是伴随着城隍庙祭祀烟火的繁盛而发展兴旺起来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叶。因经营小商品颇具特色而声播海内。
如今重建的城隍庙市场,从色调到风格,基本保持了与城隍庙古建筑的协调一致。它继承了小商品经营的传统特色。今年元旦营业以来,顾客盈门、摩肩接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