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02月22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侈必自败 小小说理发记 安艳芬 剪纸 星期天(散文)刘忠田 紫藤(国画) 书王介甫梅花诗 悟 编织厂一瞥 哲理对联拾零 万“象”更新 朝阳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星期天(散文)刘忠田

难得盼到个星期天,爱人洗一家人换下来的衣服。我系上了围裙,开始演奏“锅碗盆瓢交响曲”。火刚生着,儿子闯进了厨房,他要和我一起去看望他病了两天的王老师。到了王老师屋门口,一股中药味直冲鼻子。透过擦得明亮的玻璃窗,看见老师半卧在床上,捏着笔,戴着老花镜,正在胸前放着的本子上划着、圈着。儿子表情严肃地站在门口喊“报告”。

“刘虎吗!进来!”一个孱弱的声音从屋子里传了出来。走进屋子,只见墙角的炉子冒着火苗,砂锅里正熬着中药。老师合上了手中的大本,我这才看清是学生的作文本,贴床放着的椅子上还放着高高的一摞呢。我询问王老师的病情,她微笑着说:“脑血管硬化,手脚不那么灵便了。”她用手拢了拢滑落下来的鬓发,我发现,她的手颤抖着。我指了指那摞得一尺多高的作文本,劝她注意身体。她不在乎地笑了:“几十年和孩子们在一起,离不开呵。‘离开了孩子们,生命之舟就要搁浅’,看见他们写了一段好文章,写了一句生动的话,准确地使用了一个词,我就觉得舒坦。病仿佛也减轻了。”

我看着滚沸的中药,翻着这批阅得圈圈点点的作文本,心头热乎乎的。有谁知道,在这偏僻小县城的一个寻常角落,一个普通的老教师正在为祖国编织着光明的未来!撒播着希望的种子!我帮王老师熬好了中药,递上了一杯开水。这时,儿子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用方格纸裹着的东西,双手捧给了王老师。王老师用不太灵便的手打开了小包:是奶糖。儿子拿过一颗,剥掉糖纸,送到了老师的嘴里,既认真,又自然。老师的眼睛湿润了,微笑着说:“老师吃一颗,其余的给你留下吧!”儿子头一歪,连说两个“不”字,慌忙给老师敬了礼,扭头就跑。这时,我真怨自己为什么这样糊涂,连十岁的儿子都不如,竟忘了去买一斤奶糖或糕点带来。

在回家的路上,儿子主动坦白,糖是他用吃早点的钱买的。我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儿子这两天午饭吃得那样多、那样香。

一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是的,儿子曾绘声绘色地学说过王老师的话:“人都有晚年,我的晚年要献给你们。”当时我只顾欣赏儿子维妙维肖的神态,并未深想。不过觉得,一句普通的话,为什么儿子竟记得这样清楚。今天,我理解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