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玫瑰与画龙
姚萍
六月十日,新华社发了条《关山月为何不画玫瑰》的消息,说的是关山月四十年前在成都时,因手头拮据,付不起举办画展的场租,就画了一张玫瑰,自己并不喜欢,却有二十多人争相购买,当时迫于生计,他一连画了二十几张,但心里很不是味道,感到不能为几个钱去迎合人家的爱好,于是发誓不再画它,并以此自戒:不要让铜臭玷污了自己的艺术!
读了这条消息,使我想起了齐白石不画龙的事。在他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岁后,弃斧斤学画象,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只有鳞虫中之龙,未曾见过,不能大胆敢为也。”世界上是没有龙这种动物的,然而我们又几乎都知道龙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这种子虚乌有的东西是怎么反映到我们头脑中来的呢?因为有人杜撰了龙的形象。白石老人是位创作态度十分严肃的画家,他画了大量的花草虫鱼,但坚决不画从未见过的龙。
关山月发誓不画玫瑰,是为了不让铜臭玷污自己的艺术;齐白石不画龙,是因为未曾见过。这虽是画家的事,但对搞文学创作的同志来说,不是同样值得学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