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义
“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它是古人对诗歌分类和创作方法所作的概括。语出《诗大序》。对“六义”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汉代的郑玄认为:“风”是风教,“赋”是铺陈,“比”是比譬,“兴”是喻劝,“雅”是“言今之正”,“颂”是“诵今之德”。南北朝时梁代的钟嵘在《诗品序》中,把“赋比兴”“三义”作为创作“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的优秀诗篇的必要条件。唐代的孔颖达认为:“风雅颂”,是指“诗之成形”,“赋比兴”,是指“诗之所用”,诗人创作,是用“赋比兴”“三事”成“风雅颂”“三事”,则是把“赋比兴”指为诗歌的艺术技巧,“风雅颂”是诗歌的类型。 (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