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风格
解师曾
蚯蚓,俗称曲蟮,环节动物,体小而软,似无可取。人以告我,寸入药,用糖浸,倾刻全化为水,真是“不堪一泡”。
然则它是益虫,靠蠕动可疏松土壤,粪便又可肥田。别以为它不起眼,苟子早就赞颂“娥(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能有如此作为,凭什么?荀卿说盖源于“用心也”。仔细思量,话颇在理,不在物的小、软,弱;而在它的、专、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曝十寒,百无所成。由此不禁令人想到,在四化中作贡献,不怕你如何是普通一员,单位如何小,只怕没有这种蚯蚓风格。
有例,聊城起重机厂,人不足三百,欠债、积压各四十万元,真有点奄奄乎危哉之势。这时厂内三个蚯蚓般的“傻小子”,发大志愿,锐意进取,勇革弊端,几经奋战,颇有建树。就因为他们对四化“用心一”而顽强不屈,不但使厂有起色,产品质量大好,竟然打入国际市场,蜚声海外,广交会上一次定货三千台,洋人登门,电报订货,同行刮目。
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在几个蚯蚓般的小青年的发奋之下,居然能夺取如此成果,那么条件好一点、人多一点的厂不是有理由搞得更好些么?有为者,亦若是。问题在于要有那种如同蚯蚯般扎扎实实地立“冥冥之志”、做“惛惛之事”,坚持下去,自然就可有“昭昭之明”和“赫赫之功”。当然,人总不是蚯蚓,但是依仗社会主义制度和三中全会提供的广阔天地,从蚯蚓风格中汲取点什么,相信会取得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