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个凡是”之外(杂文)
秦耕
“‘两个凡是’不行”的道理,《邓小平文选》中已经讲得很深透了。由“两个凡是”推想开去,被绝对化了的“凡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似乎还有不少。
比如,有些人套用这么一句话:“凡是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算好士兵。”这类“凡是”就有点绝。雷锋生前似乎并没有当将军和元帅的“理想”,只做了一颗平凡的“螺丝钉”。但谁能说他不是一个伟大的战士?那些放弃争冠军甘心做陪练的运动员,谁能说他们不是好运动员?有些患有崇名症的人,总把名人的话和名言混为一谈。在他们看来,凡是名人的话都是名言;凡是名言只能出自名人之口。而实际上,“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许多名言,倒出自田夫野老之口。”(鲁迅语)
“凡是……都……”这种句式,并非不能用,而是不可滥用,乱用,随便用。否则,连动物也要抗议的。比如公鸡叫鸣不下蛋,母鸡下蛋不叫鸣,虽是妇孺皆知的常识,但也不能冠以“凡是”。因为大千世界,偏有公鸡下蛋,母鸡叫鸣的例外。
十九世纪初,鸭嘴兽的标本第一次运到英国。人们对这种“非禽非兽”的“怪物”大为惶惑,一时嘲笑议论颇多。恩格斯也去参观过鸭嘴兽,后来又看到它下的蛋,觉得这种既会下蛋又会哺乳的动物不可思议,也附和人们嘲笑过鸭嘴兽。可是后来当他和马克思一道研究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后,便发现没有什么值得可笑。因为世界上不但有既下蛋又哺乳的鸭嘴兽,还有用肺呼吸的鱼,还有过四足的鸟……恩格斯很为自己当时的浅见感到惭愧。他在给施米特的一封信中谈到这件事时说:“但愿您对价值观念不要做我事后不得不请求鸭嘴兽原谅的那种事情吧!”
恩格斯在这里告诫的是:“凡是”都应当作具体分析,不要先入为主,囿于成见。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都难免把事情弄错。我们应当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