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罗心刚那样当厂长
陕西重型机器厂厂长 潘学正
编者按 最近,本报编辑部和西安市工人俱乐部邀请部分企业的厂长和党委书记观看了影片《血,总是热的》。现将部分体会文章摘登如下。
俗话说:“人不亲行亲”。可能是因为办企业这个行道把我们拴到了一起,在看《血,总是热的》这部影片时,主人公罗心刚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在牵动着我的心。我为他勇挑重担的魄力而鼓舞,为他敢担风险的精神而激奋,为他遭受压抑的境遇而担忧。
影片描写的人和事,既有典型性,更有普遍性。罗心刚从为国家创外汇,为企业求发展,为职工谋福利的高度出发,大胆决策,组织职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本是无可非议的好事,但他碰到的却是层层设卡,左拦右挡。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上去是电影镜头,想起来是生活影子。
作为一个厂长,负责全厂的经营管理,既要为国家多做贡献,又要兼顾职工利益,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我常想,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最起码的是要有为党、为国、为人民尽职尽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大凡当厂长的人,都想把企业办好,但要实现这一愿望尚须努力。是当维持派,守住老摊子,还是当创业派,打开新局面;是当守旧派,用老方法管企业,还是当改革派,走出一条新路子?每个厂长都必须用行动来回答。比如推行经济责任制,旨在克服“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弊端。但现行的工资基金、劳保福利等规定,还在束缚着人们的手脚,难以跨越“雷池”一步,年年提方案,年年在试办,修修改改没个完。在这种情况下,不改不闯,是难以前进的。我们要象罗心刚那样,不管有多少条条框框,都应从四化建设出发,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要有遇到困难不低头,碰了钉子不回头的顽强精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感到在四化建设的征途中,还会有不少的困难和阻力。有了这个精神准备,就能象罗心刚那样,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经受一个个严峻的考验。我深信,“血,总是热的”;人,总是要奋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