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改革的促进派
陕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党委书记 贾国栋
看了电影《血,总是热的》,使我心情振奋,增添了搞好改革的力量和信心。
影片中的凤凰丝绸厂厂长罗心刚,为了给国家赚取外汇,与外商签订了一个手工印花头巾的合同,竟遇到那么多的困难和阻力,以至于“拼得精疲力尽,却不知对手是谁”。罗心刚把自己比做堂·吉诃德的这一段话,揭示出阻碍改革的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一种顽固的习惯势力。这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回想我们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一年多的企业整顿,也有类似的感受。今年三月初,公司同上级主管局签订了经营合同。紧接着,又和公司下属施工队(厂)签订了内部经营合同。这两个合同的签订,标志着企业经营方式的重大改革,对施工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中阻力也是不小的。比如,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我们把经济责任与经营效果挂起勾来,按职责大小、技术高低、工资繁简、贡献多少等不同因素,制定了岗位分配系数。一开始,系数高的不敢要,系数低的不高兴,有的躺倒不干,甚至骂娘。对此,我们没有简单地怨群众落后。“大锅饭”吃了几十年,现在要砸“锅”,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新旧力量之间的角斗。
我作为企业的党委书记,一定要坚决支持厂长的改革。我们公司的企业整顿虽已验收合格,但这绝不是说整顿已经结束。企业整顿的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必须革除一切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弊端,这是民心所向。党的领导就是要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同几十年来经济建设上的“左”的指导思想彻底决裂,同旧的习惯势力以及那种无形的然而却十分顽固的惰性作不妥协地斗争,做改革的促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