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吟(散文)
延安 浏阳河
还是上初中时候,不知哪一年哪一月那一日,偶然在镜子中发现自己的脑后长了一根白头发。当时的心情现在是记不清楚了,总之,大概是立即就偷偷地拔掉,就象做了一次贼那样的深感不光彩吧。
回顾上苍在有意地捉弄人。没有多久,那很拔掉的白发又固执地长出来了。而且,并迅速漫延起来。
于是,这白发就经常成了人们闲暇时谈论的话题。慈母曾多次慨叹说是“念书念白的”,有点科学知识的亲戚熟人知道那是一种病,并多次介绍偏方,说吃桑椹,何首乌都可使白发变黑。而我,却心灰意懒了。
但我毕竟是长白头发的呀!再怎么也没有超脱到对自身的一切从来不闻不问。有段时间,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就特别对描写白发的诗文留意起来。号称诗仙的李白,不是有“白发三千丈”的警句吗?李白写此诗时正当盛年,离花甲还差得老远,可见也是一个少白头。一代文豪苏轼不是也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吗?既是早生,那无疑更是少白头。而韩愈,年未四十,就说自已“发苍苍”,“视茫茫”,除了少白头外,谁又能为他塑造一副更好的尊容……古来文豪尚如此,可见秀才生白发确实是一种常见病。我辈才疏学浅,就多生几根又何妨?每读这些佳句,私心总有点释然。一度,还确曾产生过“多读书的人理该早白头”的自我安慰。这样,就很有一点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了。
过去是少白头,如今行年四十,即古人所谓的不惑之年,虽还不能说太老,无论如何该不再少了吧?从生理的现象推算,今后怕是任阿桑椹、何首乌也根治不了这白发了,最终是要戴着白发见上帝的。李白、韩愈、苏轼都是少白头,也曾为白头发生过慨叹,可人家毕竟是干了大事业的。对比古人,除了白发相同外,自已又为社会作了多少贡献?唉,此时的心情,怕是再怎么自我安慰,也难遏虚掷光阴匆匆老之将至的愧疚了。
民族英雄岳飞千古流传的《满江红》词中吟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现在读来,对我简直是一个讽刺。我愿把这句词呈献给至今还是黑发或已经生了几茎白发的青少年们,愿你们奋发,年轻时就出成果,日后不要有我一般的愧疚。“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的古人已总结了不知多少经验了。
我也将用这词句自勉:抓紧生命的分分秒秒,一息尚存,当为人民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