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想起了“半斤八两”
杨乾坤
也许由于巴甫洛夫所说的“条件反射”吧,见到秤,我便自然想到“半斤八两”这个成语来(此系本文之引子,与今日之十两秤无涉)。据说,当初造秤时,一斤分为十六两,乃是取南斗六、北斗七,加上福禄寿三星而定。这样,半斤便是八两,八两也就是半斤。可也不知什么缘故,一些人常道半斤,而很少提及八两。对度量衡的称谓,衡如是,度和量亦然:常称“五斗”而不称“半石”,常言“米”而鲜言“公尺”。久而久之,积习成了故常,一切似乎显得自然了。
于是,半斤和八两,一个是妇孺皆知,另一个却不大被人注意。本来,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对此,古人早有明训,毛泽东同志更是把它提到原则的高度,可惜有的人却未能等同而视。东北那个女妖王守信,因贪污民之膏血数十万元被处决。她是罪有应得,而且死有余辜。对她采取这种处理办法,无疑是正确的。可对于惊人的浪费,社会却往往漠然置之。于是浪费者也就肆无忌惮了。报载,西安自行车厂由于某些领导干部的败家子作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成了陕西头号亏损户。舆论大哗。这已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问题可望得到迅速解决。但浪费严重者,绝非仅此一家,那里的操持大仅者,也许还在悠然自得呢!倘若上级有关部门,对造成严重浪费者,都象对西安自行车厂那样,治理一番,也算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若能未雨绸缪,杜绝浪费现象,更是上策了)如是,则实现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步伐,就能大大加快。
半斤与八两相同,贪污和浪费的社会效果亦无异,只不过一个饱了私囊,一个化为乌有罢了。试问,所贪污的是民脂民膏,所浪费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将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付诸东流,造成的危害甚至更大。可一些人每每只盯“半斤”,而忽视“八两”,岂不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