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命宾客门人编著的杂家的代表作。吕不韦最初是个大商人。有一次,他在邯郸遇见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王公子异人(即子楚),异人诉说了自己的遭遇之后,吕不韦认为“奇货可居”,便游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太子,异人继位后任命吕不韦为相国,秦王政时,继任相国,权倾天下,门人宾客三千。为了给秦统一天下提供根据,吕不韦召集部分门人汇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同时辑录农家、阴阳家言论,编成《吕氏春秋》,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汉代的高诱曾作注,清代的毕沅有《吕氏春秋新较正》。
(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