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阴必争
杨乾坤
眼下,正值岁尾年头。
中国人的习惯,逢此都要兴高采烈地去旧迎新,以图个万事如意。除夕夜的守岁,用心也是如此罢。
今年,虽已“岁云暮矣”,我心中却不禁涌现出惜寸阴之情。这决非故做姿态。日光荏苒,可它分明又忽忽过了三百六十日。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有何收益,有何教训,今后又有何打算,恐怕在每人心中都转过几遭。但白驹过隙,时间无情,这就更加重了我们的使命感、紧迫感。大业中兴,实属我辈当仁不让之事,非此,何颜以对黄帝在天之灵!建设四化,应朝谋夕虑,辛勤劳作,常思时不我待:
离实现伟大目标之二〇〇〇年,只剩下十七度春秋!
离实现伟大目标第一步之一九九〇年,屈指仅有七个寒署!
真是“多少事,从来急”。明人那两首脍炙人口的《今日歌》和《明日歌》,我们也应自省才是。看来,古人悟出“贱尺璧而重寸阴”的道理,大概也付出了昂贵的“学费”,我们焉有不鉴之理。吾生虽是须臾,自不必哀,宇宙正因无穷,更应探索。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中国人,被无端地空耗了多少时光。狂热的折腾,已使人不堪回首,却喜它已经永劫不复了。
披阅古今兵法,尽管它各有高招,但兵贵神速,却概莫能外地成了理中之理,智中之智。神速,正是说争时间、争速度的。坐而清谈,只会贻误战机;贪图享乐,焉能得到正果?
革命先烈李大钊说过:“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一元行将复始,当为惜时而作歌。歌日:川流不驻兮逝者如斯,一万年太久兮只争朝夕,任重兮道远,永思兮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