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职退责不减 年老志不衰
——记西北国棉七厂几位退居二线老同志
西北国棉七厂几位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发挥余热,仍在关心工厂的生产、职工的生活,受到职工的赞扬。
心里装着职工
在七厂的车间,食堂,宿舍,常能看到一个身材不高的老人,亲切地和工人们交谈着,他就是原副厂长郭万生。老郭是去年四月退居二线的,但他总是闲不住,平日没事总要到厂里转转。一次,他在整理车间听到几个工人议论喝不上开水。就到供水组询问,才知道因为车间常在过道上堆放东西,水车拉不过来。于是,他等到下班,就站在车间门口,向工人们高声做宣传,不让再乱堆东西。解决了当班职工的喝水问题。
为厂争信誉
陈言瑞是位退居二线的老工艺工程师,去年五月,上海中国商品检验局打来电报,说有七千箱“兰凤”牌筒子纱重量不够,要求赔款。陈言瑞得知后,就来到筒捻车间,仔细观察了“兰凤”纱的加工、包装、复称,认定工艺没错。于是,他不顾年老体弱前往上海复查,发现是对方的检验法不符合规定,影响了“兰凤”筒子纱的重量,为厂里赢得了信誉。
“编外”售货员
在七厂的菜店里,有一位被大家称为“编外”售货员的老同志,他就是退居二线的副厂长雷清。
老雷义务卖菜已经八年了,他每天五点就来到菜场,卸菜卖菜,忙个不停。但从没给自己开过一次“方便门”,拣过一次“优质菜”,常常是等菜店卖完菜,才去市场给家里买菜。一次,商店给全厂职工发降温糖,老雷见人手不够,帮着干了四五天,领导心里过意不去,就要多给他一袋白糖,老雷很客气地作了解释,把多给的白糖退了回去。
(朱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