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争分夺秒抓“今天”
牛茂林
时间是宝贵的。我们的东邻日本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则爱说:“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可见,无论中外,都是十分珍惜时间的。但是,在我们的队伍里,有些身强力壮的人爱道:“明日尚多,来日方长。今天嘛,别着急,慢慢来。”于是乎,“一盘象棋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该干的工作来干,该读的书没读,一混八小时过去了。结果呢?正如一首古诗形容的那样:“镜里但见鬓如银,虚度闲掷七十春。只因长立明天志,一生事业付儿孙。”“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真正的革命者却不是这样,他们把一天当两天过,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人民干更多的事。甚至疾病缠身也是这样。赵春娥、罗健夫、蒋筑英都是明例。周恩来同志更堪称善于“抓住”今天的典范。一九七四年,周恩来总理年己七十六岁,癌症缠身,“四害”逞狂,但他从一月一日至六月的的五个月中,仍抱病工作一百三十九天。其中一天工作不足十四个小时的只有九天!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先生说得好,真正向往美好社会的人们,“应该不是说,而是做,梦着将来,而致力于达到这一种将来的现在。”周恩来同志正是这样——真正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
现在,人们无不期望“四化”早日实现,然而,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不学、不干、不创,却混、等、靠的人,并非个别。他们爱让每一个可责的今天白白溜走,总是把美妙计划的实行放在明天。但是失去了一个个今天,还有什么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