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
萌英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名文,字逸仙,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后来即以中山为号。1866年11月12日他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腐朽激发了他御侮图强的爱国思想。在檀香山和香港读书时,他又接触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1892年他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以后,他领导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后,形势发展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机构作为革命的领导中心。为筹备临时政府的成立,立宪党人、旧官僚向革命党人争权夺位,斗争十分激烈。12月25日,长期在国外进行革命活动的孙中山抵达上海,29日众望所归的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在任的短短三个月里,他颁布了不少符合革命利益的政策法令,如保护工商业,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等。
中华民国的诞生,使帝国主义非常恐慌,他们威胁革命党人,支持袁世凯使用狡猾伎俩又打又拉、进攻革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夹攻和妥协派压力下,革命派被迫交出政权,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政治制度。它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领导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太软弱,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决心,不敢广泛动员群众参加革命。但是,孙中山毕竟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