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8月10日
第3版
03

陶瓷的历史与发展

新材料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标志之一,而新陶瓷,或称为精密陶瓷,在新材料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应用于宇航、电子、汽车、化工、医疗以及生活日用品等各个领域,因此,一些先进国家说现在进入了另一个

“新石器时期”。那么,陶瓷是怎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而发展的呢?

在旧石器时期中叶,即距今约5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学会了用火取暖或烧烤猎物。距今一万年以前,人们发现了水与粘土和泥用火烧过以后可以变得坚硬。由此想到用粘土泥作成所需要的形状,烧制成工具或器具,这就产生了最初的陶器。

这时,人类从游猎生活过渡到定居生活,主食由肉类变为谷物,收获量也多了,需要蒸、煮和保存的器物,陶器的数量大大将分散的太阳光能转换成具有一定温度的热能,以代替常规热电站矿物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然后经过蓄热器或增加,制造技术也有了相当的提高。

起初,是把泥坯堆起来,架上树枝、草叶烧制。经过无数次的反复,人们发现一层泥坯一层柴堆积起来,燃烧更加充分,陶器更加坚固,接着又发明了烧窑。在窑内烧制陶器,燃烧温度可达上千度,陶器坚硬、精细,后来又发明了“釉药”。公元前四千年至一千年之间,在我国和埃及等地已出现了上釉的陶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陶瓷材料也在不断变化。原来主要是天然粘土、陶土,以后发展到陶石、硅石、长石、石英等。到了二十世纪,由于电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陶瓷作为绝缘材料、电感材料、磁性材料及非线性电阻材料步入工业领域。但是这些天然原料含杂质较高,陶瓷产品的特性和功能很难控制,其使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研制人工陶瓷,开始了从传统的硅酸盐系统向非硅酸盐系统陶瓷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宇宙开发、原子能技术及其它新技术领域,强烈需要高精度、高耐热、高耐腐蚀的材料。陶瓷虽然脆性大,不易加工,但它具有硬度高、不锈蚀、耐高温的优点。各先进国家正致力于开发强度好、可进行微米级加工的陶瓷,以适应尖端技术的需要。目前,从原料配制、烧制,到陶瓷结晶构造,均可由人工控制,制造出能满足多种功能的陶瓷材料。新陶瓷或日精密陶瓷,已成为当代各项技术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郭文编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