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8月31日
头版
01

“叙利亚建筑界奖”是怎样获得的

——访西安冶院建筑设计研究所高青同志

聂绍轩 左吉文 杨明洲

去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七九级十三名学生组成的竞赛组提交的三个方案,在四十四个国家参加、一百八十六个方案中,名列第三,荣获“叙利亚建筑界奖”。前不久,我们在冶院建筑设计研究所采访了毕业留校工作的高青同志。他,就是原竞赛组的组长。

高青同志告诉我们,这次国际竞赛,是一次以“建筑师促成居住者进行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为题目的竞赛,其目的是为给国际上称为“世界房荒年”的一九八七年进行理论上的准备和提供实践的经验,同时使世界各建筑院校和学生有可能为解决全世界面临的房荒问题作出积极的贡献。从一九八三年二月开始,竞赛组的同学们怀着为国争光和对世界有所贡献的雄心,参加了这一光荣而又高难度的竞赛。

“任务是光荣的,也是很艰苦的”,高青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对于这些初次在世界舞台上角逐的年轻人来说,首先必须掌握国际住宅建设方面的动态和有关信息。当时,主办竞赛的国际建筑师协会也答应向他们提供有关资料,但由于无法支付对方昂贵的外汇,只能望洋兴叹。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勇气和信心激励他们知难而进。大家分头在院资料室、省图书馆、省科学技术情报所等地一点一滴地查阅收集有用的东西。还请参加过国际竞赛的老前辈谈体会和经验。连报刊、广播、电视的最新消息报道也十分关注。同时,他们还在西安、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

在竞赛规定的日子里,他们把时间看得比什么都贵重。在苏杭一带调查时,他们冒雨去一个公社参观居民的住宅,了解一个县城住宅系列化构件的生产和使用情况。湿衣未干便乘船离开了杭州。景色迷人的西湖,驰名中外的六和塔、灵隐寺、岳坟等名胜古迹,对没有到过杭州的人,尤其是对学建筑专业的大学生们,该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啊!然而,紧张严格的调查计划,使他们没有留恋的余地。

回顾走过的路程,高青同志激动地说:“今年元月,接到国际评委会主席祝贺我们获奖的信件时,我们高兴、激动得流了泪,也永远不会忘记这次竞赛获奖不仅是我们十三位同学的成果,还是更大集体共同努力的成果。在这个集体里,有同学,有老师,有各级领导,还有给予我们帮助的居民群众和各级地方政府。”

这次访问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竞赛组的其他十二位同学毕业后已分配到全国各地,未能和这些同学们畅谈。不过,从高青同志那里了解到,继这次国际竞赛获奖之后,小组的同学们又在实际工作中分别获得省级和国家优秀设计方案、优秀论文奖。我们祝愿建筑设计新秀们为四化大业作出更多新的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