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三赞
西安 商子雍
在这则短文中我要称赞的,是老了以后的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然而,晚年的欧阳修在编辑自己的文集时,却是谨慎严肃,精益求精,惟恐出了纰漏,被后人笑话。欧阳修在功成名就以后,不以大人物自居,不倚老卖老,尽管位尊名显却依然严于律己,这种精神,难道不应该称赞吗?
老了以后的欧阳修境界之高尚,襟怀之广阔,还表现在他能够积极奖掖后进这个问题上。当苏轼初露头角时,比苏轼大三十岁的欧阳修看到年轻人后来居上,青胜于蓝,不是考虑自己的名位,想法把新人压下去,而是心中大快,千方百计要扶持新人上来。欧阳修在写给梅尧臣的信中说道:“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其情之切,其意之真,就是今天读来,也使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老了以后的欧阳修第三个可赞之处,是他退而不休,在余生里奋笔著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欧阳修系天圣年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政知事。他在年老致仕(即退休)后,既不是在故里仗势欺人,横行霸道,也不是在山林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是读书思考,潜心著述。我曾读过欧阳修晚年致仕前后写成的一本书《归田录》,其中记载朝廷旧事,兼及士大夫诙谐之言,对我们今天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以至研究北宋的历史,都确实是大有稗益。
人总是要老的。老了以后怎么办,是每个人迟早要面临的问题。在这里,我对老了以后的欧阳修加以三赞,就是想以这位古人为镜子,好和一切己经年迈或终将年迈的同志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