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诬告小议
渭南 赵明理
诬告而匿名者,既要诬告而又不敢道出自己尊姓大名之谓也。
此行径平时有之,每当调整班子,评定职称或整党整风等“关键时刻”,则倍数增加。这似乎成了一条规律。
这些人在书写匿名信时,不是扑风捉影,便是凭空捏造;能夸张多大就夸张多大,能想下多么恶毒的字眼就用多么恶毒的字眼;其凶狠之状,活象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恨不得把被告者一口吞掉。然而,在最后署名时,便借口“怕被穿小鞋”云云,而写上什么“革命群众”和“部分党员”……甚至捏造几个假名字;其怯惧之态,又好似白日出洞的老鼠,生怕被人捉住。这种人与其说他们“害怕遭到打击报复”,毋宁说害怕露出了珠丝马迹,从而招致诬告反坐之罪。
其实,写诬告匿名信的人,自己也知道凭诬告是不会把被告者打倒的;可是又为什么煞费苦心地给人家罗织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呢?因为他们有一个不可告人的邪念:我花八分钱(邮票),叫你忙半年;问题查清楚,时过境也迁。拖得你不能被提拔,整得你当下升不成工资,害得你一时评不上职称……。如此行径,不仅坑害了被告者本人,而且给其所在单位带来干扰。众所周知,在机构调整之后,很多单位人员有减无增,工作任务却有增无减,正常工作就够忙的了,再加这一筹,硬着头皮抽人去搞内查外调,调查的结果往往是花了钱,跑了路,耽误了工作,换来几页毫无价值的旁证材料,真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但愿煞一煞这个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