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上的冰球运动员
郑升旭
电影《花园街五号》已经上映,陕西电视台又录制了十集连续剧《花园街五号》,我们担心,新的电视剧能拉住观众么?但是我们看着看着,竟为之感动得落下了热泪。尤其是改革者刘钊这一形象,深沉、细腻、有层次,棱角分明,我们深深地为之折服。于是,我们访问了刘钊的扮演者——西安市话剧院演员程文宽。
他领我们到他的家,一个喇叭状的居室,前边小房子是厨房,后边是卧室兼书房。我们就坐在床上和椅子上,开始攀谈。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文艺活动的?” “要说么,得从二十年前说起。”一九六二年,他高中毕业后参了军。不久,进了兰州部队宣传队的九人话剧组。这个话剧组是一个乌兰牧骑式的集体,几年中跑遍了内蒙、青海,宁夏等地,为连队寅出。生活很紧张,但也很愉快。他参加演出并创作的反映大练兵的话剧《就半天了》,在全军会演中获优秀创作奖和表演奖。部队为他们立了集体二等功。他们还受到了毛主席和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两次接见。一九六六年,他开始踏上银幕,在艺术片《军歌嘹》中担任角。
接着,他告诉我们,一九六八年他复员到西安电机厂当木模工,一晃十个年头。“四人帮”粉碎后,他以业余演员的身份,在西安市民乐园剧场演出了反映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心情的韵白剧《心愿》,由于情真意切,西安市话剧院的几位老演员看了,非常欣赏,便问身旁的人:“他是哪个单位的?”当听说他是西安电机厂的木模工时,便决心推荐他到话剧院。他果然没有辜负老一辈艺术家的期望,一到剧团就“挑了大梁”,先后在二十多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演技也在不断提高。一九八〇年,他开始成为三栖演员,既演话剧,也演电视、电影。话剧《延水谣》中的少将旅长苏涛,《西安事变》中的宋子文;电视剧《信任》中的大队长,《天宝轶事》中的龙虎将军陈玄礼;电影《九龙滩》中的地委书记老高,《欢乐长在》中的杨文龙……他为人们塑造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他总结自己的艺术道路时说:“不管是在业余还是专业的舞台上,我都力求使自己不停地运转……”
话题转到了他演刘钊的体会。他说,他喜欢刘钊这个人物,因为他从这个人物身上看到了中国改革的希望。他把握这个人物的特点是忧(忧国忧民)、韧(百折不挠)、创(开拓型)。说到这里,他激动地站起来:“我到深圳深入生活,那里是什_么节奏?是这样——”他用两只手比划着,“哒哒哒!哒哒哒!”我们仿佛听到急促的马蹄声;“而我们呢?悠哉优哉,四平八稳,嘻嘻哈哈,拖拖沓沓!这怎么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呢?”
看着他的表演,我们面前的程文宽消失了,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改革的事业中横冲直撞、被大家称作“冰球运动员”的刘钊!而他——这位在多种艺术形式中不断尝试和开拓着的程文宽,不也是一位艺坛上的“冰球运动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