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661—702),梓州射洪(今四川)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但仕途坎坷。后来辞官回家。四十二岁时,受诬陷死于狱中。
陈子昂在初唐文坛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提出了改革纤弱诗风。的进步文学主张。在《修竹篇序》中,他反对齐梁以来“采丽竟繁,而兴密都绝”的颓靡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提倡一种清新刚健的风格。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诗歌主张: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寄托。然而,陈子昂在革除齐梁诗风弊端的同时,忽视了诗歌的艺术性,在形式上缺乏多样性,显得质木无文。(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