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3月01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春节史话 冬天里的春天 中华腾飞 漫话杨贵妃 酿酒胜地杜康沟 图片新闻 台湾的年俗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漫话杨贵妃

提起杨贵妃杨玉环,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一个绝代佳人的形象。的确,杨贵妃是有着“倾城倾国”的“花容月貌”的,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大美人,杨贵妃就赫然在列(其余三位是西施、貂蝉和王昭君)。而且,史传对她的容貌也颇多赞辞。但说实在的,杨贵妃乃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只把她当作美女看,未免屈了她。

先看看她的音乐才能。《旧唐书·杨贵妃传》载,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新唐书·杨贵妃传》也说她“善歌舞,邃晓音律”。可惜都语焉不详,皆未进一步说明她如何“善歌舞,通音律”。幸而至今尚存的一些唐宋人的野史小说,还有一些有关资料。从宋初采录唐人多种著述而写成的《乐史·杨太真外传》,我们首先知道杨贵妃是一个不错的琵琶师。当时“诸王郡主、妃之姊妹皆师妃,为琵琶弟子。”这里面难免有阿谀拍马的成分,但杨贵妃若真无两手,恐怕也是难当她们的老师的。其次,杨贵妃“善击磬,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太常梨园之伎,莫能及之”这的确很了不起。太常梨园的乐工,乃出“皇家乐队”,多是国内高手,竟比不上杨贵妃击磬的技艺与新声的高妙,可见杨贵妃的音乐才能非同一般了。再次,我们还知道杨贵妃能吹笛。杨贵妃入宫后,于天宝五年七月、九年二月曾先后两次被玄宗遣送回家。前一次据说是因为打翻了醋瓶子,“妬悍忤旨”。第二次呢,则是由于唐玄宗要表示自己不忘昆仲之情,“旧置五王帐,长枕大被与兄弟共处其间”,杨贵妃一个人寂寞无聊,一时技痒,偷拿了已故大伯子宁王李宪的紫玉笛吹,“因此又忤旨”。唐代诗人张祜在一首诗中提到过这件事,“梨花静院无人家,闲把宁王玉笛吹。”依上所说,我们称杨贵妃为颇有造诣的音乐家,大概不算过誉。

再看看杨贵妃的歌舞才能。一般的歌舞,杨贵妃自然精通,而最拿手的,则是风靡当时,流行于世的时髦舞,——《霓裳羽衣舞》和《胡旋舞》。还是《杨太真外传》的记载:“上又宴诸王于木兰殿。时木兰花发,皇情不悦,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天颜大悦,方知回雪流风,可以回天转地。”贵妃不仅善舞,而且是一位水平不错的教练。内教坊伎人学舞之时,贵妃常去观看,并不时指点正误。诗人王建《霓裳词》十首之五记述说:

伴教霓裳有贵妃,

从初直到曲成时。

日长耳里闻声熟,

拍数分毫错总知。至于《胡旋舞》,由于唐玄宗喜欢,当时朝野上下人人皆学,而杨贵妃和她的“宠儿”安禄山舞得最好。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胡旋女》诗中,追述天宝年间《胡旋舞》风行的情况时说:“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入学圆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胡旋舞》的流行是否是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的前兆,我们这里可以不管,但杨贵妃是一个舞蹈家,这一点,倒是应该先肯定下来的。

最后谈谈杨贵妃的诗才。由于笔者的愚陋,目前仅在《全唐家诗》卷五见到了杨贵妃的一首诗《赠张云容舞》。单就这一首诗看来,她的诗才还是满不错的,虽然不是什么名作,但据此称杨贵妃工诗,还是可以的。这首诗是杨贵妃赠给她的侍女张云容的。张云容善《霓裳羽衣》舞,一次杨随玄宗到绣岭宫去,张云容表演得很出色,贵妃大喜,当场赋诗以赠:

罗袖动香香不已,

红蕖袅袅轻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

嫩柳池边初拂水。诗中连巧用三个比喻,赞扬了张云容的高超舞技和美妙舞姿,读过后闭目静思,眼前便仿佛真地出现了一个“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的舒袖曼舞的少女形象。

总而言之,杨贵妃不仅是一位绝代佳人,而且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和舞蹈家,还是一个诗才横溢的人,虽然人们历来并不把她这样看。

祥军 撰文

题图 许志强

万象更新

河北 王承颜 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