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年俗
台湾的年俗和大陆一样,最隆重的节日要数春节了。新春佳节,燃放爆竹,除旧迎新,这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灯节之时。
大年三十夜,全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边聚餐,叫做“围炉”。围炉时桌上的每个菜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肉圆、鱼圆是取意阖家团圆;萝卜在台湾叫做“菜头”,是“好彩头”、吉祥的意思。参加围炉的人,不分男女老少,桌上每样菜都要吃一点。另外还都要喝上一点酒,以讨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从头到尾,慢慢进肚,以祝父母长寿。春节期间,还有吃长年菜的习惯,这是一种茎叶很长、稍带苦味的芥菜。于它叶长、丝长,象征着长命。煮时还要加上长长的粉丝,绵绵不断,吃了意味着长生不老。
在台湾一些乡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有趣的习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一些寺庙里就演戏,那些欠债无法还账的人,为了躲债,就跑到庙里去看戏。要是债主追到庙里去催逼,就会引起公愤,被群起而攻之。这台戏从除夕一直演到第二天早晨,欠债的人看完戏后就安安稳稳地回家团聚了。这种习俗被称为“避债戏”,很有人情味。此外,台湾也有守岁的习惯,从三十晚上一直守到初一。(雷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