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3月19日
第3版
03

指溯源及其它

李孝希

热爱生活的人,都有爱美的心愿。自恢复经营首饰以来,佩戴各种饰品的人日渐增多,尤以青年男女为最。而戒指作为装饰品中的佼佼者,更为人们所喜爱。

据考证,早在二千七百多年前,巴比伦女子已经讲究戴戎指了。我国戴戒指,始于殷商之末。《物源》载:“封作翠翅、金细、指环。”从《五经要义》里,又知戒指是作为符号出现的。此书说:“后妃郡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援以环,以示进退之法。生子月娠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则以银环进之……”这段话的意思告诉我们,古时的金银环戴在手上,是作为后妃进御、避忌的符号。如此看来,那时戒指是不能乱戴的。

人们把它作为手饰品,应是后来的事。以后,便出现男女订婚相送戒指,双方戴在手指上,称为“约指”。“戒”,告诫也,也有约束的意思。

而令戒指的实用意义已微不足道,,少男少女花前月下以此为定情物者虽有,但并不多见。一些人戴它,只不过当作装饰品罢了。现在生活改善了,人们从“将就”逐渐变为“讲究”,条件许可者买个戒指,或戴或送,也未尝不可。但如果象个别女青年人那样,奢侈浪费,非在手指上套三、五个金圈儿不可,那反而俗不可耐,招人指点,这倒不如“天然去雕饰”为好。

笔者偏爱古戏,见台上的小姐羞羞答答地背身掩面,伸出手指儿,让那痴情的相公把定情的戒指往指上一戴,真是一番情真意切的插曲。每每观此,总免不了为戒指这传情的信物击节赞叹。前不久,一位朋友说起她邻居的一件事,却不禁使人瞠目。说是有姐妹二人,大年三十竞互相咒骂,进而揪发抓脸撕打,连一旁的姐丈妹夫也裹进了“战斗”旋涡。且不说“混合双打”胜败如何,究其是非原因,实为争夺生母的一枚金戒指而已。区区戒指,竞使姐妹相煎,连襟反目,岂不使人寒心。

戒指的功过是人为造成的。既如此,服饰美与心灵美是否和谐,确是衡量一个人内外美丑的天平。这也许是戒指给我们的启示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