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5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一生事业在邮花 假如街上流行红裙子 从工人到歌坛新秀 业余生活 图片新闻 干洗与干洗剂 处世的艺术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一生事业在邮花

——记著名邮票设计家邵柏林

《陕西集邮》记者贺玲

最近,闻名国内外邮坛的邮票设计专家邵柏林因设计新的作品——“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特种邮票而来到古城西安,笔者慕名走访了他。

邵柏林是天津市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师。他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几十年,创作了许多优美精湛,流行世界的著名邮票。他的作品《殷代铜器》特种邮票和《庚申年》首日封、《齐白石作品选》首日封及特种邮票曾先后在全国获奖。今年他的新作《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特种邮票又再次夺魁。他虽然已蜚声邮坛,且年过半百,但仍风尘仆仆地奔走各地,为创作更多更美的方寸邮票而操劳。

“这次西安之行,您有何感想?”我开门见山地问。

“我是搞艺木的,我感受最深的是,由于陕西人民的艰辛劳动,发掘了祖国宝贵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铜车马。它们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前的雕塑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现在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仅83年4月到84年5月,短短的一年时间,邮电部就发行了《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及《朱鹗》三套特种邮票。这小小的“方寸天地,载着祖国灿烂的文化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参观了秦俑馆后使我感到有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从中领悟了重任在肩的滋味。作为邮票设计者来说,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争取让祖国的宝贵遗产都上邮票,让这一枚枚小小的使者,向海内外传播知识,传播友谊。”我发现他不但很能工作,而且很健谈。所以我风趣地说:“邵老师,咱们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您可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一句话逗得我们都无拘无束地笑了起来。

在交谈中,当我问到他的作品很受集邮爱好者的欢迎,特别是‘簪花仕女图’邮票尤为群众偏爱时,邵老师用手扶了扶深度的近视眼镜,略加思索后说:“要让设计者把‘簪花仕女图’这个庞大之物搬到小小的邮票上,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顾名思义,诗、书、画、印都应该以选择绘画作品为宜。‘簪花仕女图’邮票,我感到还有不理想之处,它将促使我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认真,更加勤奋。”

最后邵老师似有所怨地说:“希望你们记者同志要花更多的时间,倾听集邮爱好者的呼声,用更多的墨水,多写些批评意见,帮助我们提高邮票设计水平。这样对我们个人,对工作都有利。我们国家的邮票设计水平也应该向中国女排那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采访结束前,当我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用手扶了扶眼镜,很沉着地对我讲:“我现在已年过半百,还是那句老话“寄希望于未来”。我说这句话有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说过去的获奖只能说是昨天的成绩,今后应多出新作品;另一种意思是说新老合作,共同努力。中央—再强调各行各业要认真贯彻改革方针,我们邮票设计也要改革,才能不断拿出新的作品奉献给集邮爱好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