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马屁”辨析
泾阳仁子
在《光明日报》看到一篇“‘拍马屁’考证”的学术性文章,颇觉有趣。文章说,据考证,“拍马屁”一词最早起源于古时北方的匈奴和鲜卑一带。那时的人以蓄养良马为荣,家有良田千顷不视为富,有良马则名闻千里,因而人们便经常牵马招摇过市,炫耀于人;相遇时则互观其马,并拍马股日:“好马!”好马!”久之便成了一个习俗性礼节,即使主人牵的是一匹癞毛、瘸腿、弓背的驽马,也有人上前去,拍马股日:“好马!好马!”后人便称此为:“拍马屁”,成了将坏说成好,将黑说成白,弄虚作假,趋炎附势,巴结奉承等行径的代名词。
看了这篇考证,在觉得有趣之余,还有几点感慨。
试想,据有价值在千顷良田之上良马的人,必是豪富权势之家无疑。拍马屁者将驽马拍成好马,其意不在马,而在讨好马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莫说主人牵的是匹驽马,就是牵只黄鼠狼,他也会上前拍几下日:好马!好马!的。
拍马屁者要拍马屁,这种旧的思想作风一时是很难清除的,关键是被拍者不能糊涂,要有自知之明。倘若被拍得晕晕糊糊,忘乎所以,竟骑着黄鼠狼去和敌人作战,那性命是非送掉不可的。这虽应算是拍马者害的命,但自己的浅薄与糊涂也应该负点责任。
时至今日,骑马者已少见了,代之以现代化的小轿车和吉普车,会不会有人去拍着小轿车和普吉车的轮子曰:“好车!好车!去讨好坐车的人?我想不大可能,因为那车是国家的,好坏与坐车人无关。但有事没事去拍着坐车人的脊背,拿坐车人的功劳、脾气、能力、学识、身材、相貌、籍贯、爱人、儿女、媳妇、女婿、爹娘、岳父母,夸上几个:“真是好××呀!真是好××呀!倒是可能的。
这虽算不上“拍马屁”,却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