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5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触觉的启示 “拍拍·马屁”辨析 诗情画意楚楚感人 朝阳 太阳 图片新闻 关于阿Q被“枪毙”之趣闻 轧梭声声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关于阿Q被“枪毙”之趣闻

金瑞麟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继发表《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名著、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阿Q生活在清末民初,在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统治下,受着沉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失去做人的权利,以致最后被游街示众,丧命法场,了结其屈辱的一生。然而人们很少知道,当年在连载这篇小说时,当时的编辑是并不赞同将阿Q“判处死刑”的,其中还有一段趣闻哩!

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的北京《晨报副刊》上。为了不负《晨报副刊》孙伏园的约请,鲁迅先生在小说第一章见报之后,便每七天写一篇,以飨读者。但写至最后,终涉及到阿Q命运的归宿问题。鲁迅先生说:“《阿Q正传》大约做了两个月,我实在很想收束了,但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似乎伏园不赞成,或者是我疑心倘一收束,他会来抗议,所以将“大团圆”(即小说最后一章)藏在心里,而阿Q却已经渐渐向死路上走。”由于鲁迅先生有此主导思想,所以当孙伏园恰好不在时,代而替之的一位姓何的编辑,就将鲁迅先生的最后一章开了“绿灯”,见之报端,顿时惊动文坛。及至孙伏园回京时,小说中的阿Q已被“枪毙”一个多月,无法挽救了……

鲁迅先生是站在彻底反对封建主义和对广大人民悲惨命运深刻同情的立场上的。他哀阿Q之不幸,怒阿Q之不争,故方以悲剧收尾,以启迪们人要挣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制造的精神枷锁,解放思想,奋起斗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