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5月2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追求李佩芝 用人三“病” 我是汽油(散文诗) 炉前曲(外一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朝阳 文如其事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用人三“病”

祁念曾

城市要改革,人才是关键。但不少单位在对人才的使用上却存在着一些弊病,突出者有三:

一曰“疑心病”。古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些同志有知识,有魄力,敢作敢为,属于合乎四化的“开拓型”,但他们的做法也会引起一些人的议论,什么“骄傲自满”、“独断专行”等等,不一而足。有些领导听到这些闲言碎语,便忧心忡忡,疑虑顿生,甚至轻率地撤换这些人的职务。结果呢,流言得逞,改革受损。

二日“地方病”。“地方病”是陕西的一大特产,那就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有一些单位,非当地干部一律不能提拔重用。他们凭着“老乡”、“熟人”的亲缘关系,拉帮结伙,互相吹捧,逼得从外地来的知识分子无路可走,纷纷要求调离。我们的改革大业需要千万志士仁人共同努力,非搞五湖四海不可。如果以地划线,排除异己,那就难免要“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三曰“红眼病”。有些人器量狭小,忌贤妒能,颇象水泊梁山的白衣秀士王伦。别人比自己能力强,做出成绩超过自己,心里便酸溜溜的,以至于造谣诬陷,设置障碍,千方百计把别人赶走了事。有一个大学,某教师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论文,有人竞跑到报社去质问:“为什么发表他的文章?”某工程师帮助一个工厂搞革新,得到一笔奖金,有的领导竟提出把奖金交公,让大家“有福同享”。这些做法都严重地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使人安居中游,不求上进。

以上“三病”,其病己不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