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7月09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永无”与“无数” 漫话我国的陶瓷 图片新闻 唐代的狮子舞和马伎 聪明的画师周世范 华罗庚的一幅春联 广告 璜 石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唐代的狮子舞和马伎

林祥军

唐代的狮舞,称作五方(常)狮子舞。共有五头狮子,各着青、赤、白、黑、黄五色中的一色,表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每头狮子用十二人扮装,另有二人扮成“昆仑奴”(唐人传奇中的人物,有人考证是非洲黑人形象)模样,也就是化装成狮子原产地的人,手执绳和拂尘逗引狮子。舞狮时还有《太平乐》曲子相配。另外,还有一种采用西凉乐配舞的“西河狮子”舞,大约也是同类的杂技节目,大诗人白居易、元稹对此都有过描写。

唐代的狮子舞深受人们喜爱,不仅在内地,就连许多边远地区也普遍流行。一九六〇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批乐舞杂技泥俑,其中有一件狮子舞俑,狮身刻划有长毛,背部有带条的披饰,狮身下前后有两人的腿,作舞狮之状。这足以证明唐代狮子舞流行范围之广。

唐代的马伎也很流行,特别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最为兴盛。玄宗在大设宴会时,常命艺人表演马伎助兴。表演时,身着彩衣的男女驯马者,手执鞭子,指挥用金银珠玉、绫罗绸缎装饰一新的舞马。随着“倾杯乐”曲子,马奋首鼓尾而舞,甚至使马在力士们合举的三重榻上舞蹈。参加表演的舞马,少者三、四十匹,多者百余匹,回旋抑扬,以蹈以舞,中规合节,常引得众人鼓噪欢呼不已。唐代有不少文人,在他们的诗文中都描述过马伎,如敬括有《季秋朝宴观内人马伎赋》,张说、陆龟蒙也有咏舞的诗作。其中张说《舞马词》六首是记其亲眼所见,尤为真实。其第三首云:彩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屈膝衔杯赴节 倾心献寿无疆。一九七〇年,在西安南郊出土了一批唐代窖藏文物,其中有一件仿皮囊形的提梁“舞马衔怀纹银壶”。壶身两面各有一匹骏马,马颈上系着飘带,向后扬起。口中衔着酒杯,前腿斜向前立,后腿半蹲,尾巴向上鼓起,动作正与张说诗相符。

与马伎同类的还有象伎、犀伎等驯兽杂技,多与马伎同时表演,也很吸引观众。直到今天马戏团或动物园的驯兽表演,也是深受欢迎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