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军民结合 以民养军
我省军工系统民品产生蓬勃发展
本报讯 我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在保证军品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民用产品,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建成九十多条民品生产专用线,生产二百多种民品。有七十五种酸评为部、省优质产品,其中四种获国家金质奖,十四种获银质奖。去年,又有六十八种被评为国家优秀新产品。民品产值去年已突破三亿大关,今年一至八月又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十七点四,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发展民品过程中,这个系统注意发挥军工企业优势,大力发展民用技术密集产品和生产资料产品。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运七”飞机,已投入批量生产。陕西柴油机厂生产的大马力中速柴油机,用于民用船只和发电等动力装置,仅今年的销量价值就达一千二百多万元。
加强协作,联合攻关是我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发展民品的又一条重要经验。目前,军工和民用之间五十多个企、事业单位协作联合攻关,共同开发了气流纺纱机、喷水织布机、摩托车、照相机、单缸液压支柱等十几个重要产品。同时,有二十多个军工企业还参加了以民用厂为龙头的火车车皮、叉车、重型和轻型汽车、国产化四代仪表、综合采煤机等产品的生产。
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这是我省军工企业发展民品的又一显著持点。红安公司、红旗机械厂、渭阳柴油机厂等单位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外国公司,建立了广泛的技术经济合作,承担了大量的“三来”加工任务。不少军工企业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窗口”,组建了工(技)贸结合的外延公司。
(任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