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头脑昏热时……
汉中 李耕书
刘邦夺得天下后,踌躇满志,很有点飘飘然的味道。一次出外游猎,碰到一位山野老人,就请人家为自己祝福。老人没好气地说:“一祝莫忘鸿门宴临危,险些做了项庄的剑下鬼;二祝莫忘荥阳被困,险些当了项羽的囚徒;三祝莫忘白登山被困,险些当了冒顿单于的俘虏。”老人的这番“祝福”,搞得刘邦不禁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大汉皇帝老子对待如此剌耳的话,并没有龙颜大怒,而是随即滚鞍下马,恭恭敬敬地向老者致谢不已。
刘邦为什么会脸红呢?因为老人所云者,句句乃实情,件件戳痛了他的伤疤。
值得称道的是,刘邦还算得上是一位清醒开明的皇帝。当他体味到这位老人的话的意味后,便不惜放下皇帝老子的架子,幡然悔悟。知耻者近乎勇。这种精神难道不该赞扬吗?
近年来,由于党中央的政策英明和举国上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大好形势下,有的同志却忘乎所以起来了。骄奢之风,大有抬头之势。这些人,只爱听好的,不爱听不好的;谁若称颂恭维他们的“功德”就高兴,谁若批评指责他们的缺点就如芒剌背,甚至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打击报复。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也乘虚而入,投其所好,讨他们的欢心。殊不知,“骄奢之灾,祸非一致:廉价的阿谀奉承,只会起到麻木、腐蚀甚至绞杀的作用。因此,窃以为我们当前非常需要众多的山村野老这样的人,不时地给头脑昏热者泼泼水?我们则应该象刘邦那样放下架子。洗耳恭听各方面的批评意见,甚至是捅我们的伤疤,切不可让头脑继续昏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