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11月08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在金钱诱惑的面前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学法律 关于离婚 情场起风波 行凶落法网 什么是“公证” 包公打舅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在金钱诱惑的面前

被告席上站着两个青年人,一个叫钱琦,是重庆市针纺织品采购供应站职工:一个叫余健,是重庆市长航局造船厂职工。他们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呢?

有一天,钱琦和妻子去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新房里堂皇的家具和高档的商品使他惊叹不已,不由得苦思瞑想着“生财之道”……

第二天,他随手从储运科的办公桌上拿了一迭提货单,接着就是偷盖印章了。可复核员的章,她每次盖完后往抽屉里一丢,怎么到手?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拿出两元钱,请她买广柑吃,当她捧着广柑回来时,他已把章盖到了。

几天后,他在盖满了六个印章的提货单上,仿照开票员的笔迹签了名,写上了提取法兰绒五十件、三千五百米的数额,价值人民币二万七千多元。他仿佛觉得自己已成万元户了……

但是,谁去提货呢?这时,他想到好友余健有对象、没房子结婚,如果许诺送他一套房子,他是会帮忙提货的。果然,余健答应了。

1984年12月27日上午,余健冒充贵州省息水县大庄服装厂的采购员,坐上一辆解放牌卡车去该站仓库提货,而发货员只瞟了一眼提货单就发货了。

钱琦和余健的盗窃犯罪行为虽一时得逞,但终于难逃法网,走上了被告席。

这个案件给人们的启示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对广大青年进行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何等重要!制定法律并不是单纯惩罚犯罪者,而是规定了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如果钱琦和余健头脑中还有法制观念的话,他们就不会走向犯罪的道路。(汇滨 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