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月照松林
黄建国
我们住宿的庐山公安局招待所离“月照松林”不很远,那天晚饭后,有人一计算日子,不禁失声喊起来:“月照松林!今天是农历十五!”哦,既然是月圆才有味,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
太阳一落下去,我们便沿着邮电局侧旁的小甬道拾阶而上,然后踏上一条幽幽的小路。山里的月亮升得晚,我们动身时天麻乎乎的,越走越黑了,得打亮电筒才看得清道儿。走了约半小时,隐隐听见了稠密的嚷闹声。不久,朦胧中就可看见人影在晃动了。不知谁的电筒那么一扫,停在了石壁上,那上面有“月照松林”四个字。
这就是“月照松林”了。人很多,小小的一块地方挤得满满的,后来的人都无法插足,于是焦急地嚷嚷着让着点儿。可是有谁管得了那么多呢,自己占据到一处立脚的地方,只想着怎样才能使它更巩固些,身体站得更牢靠些。人们都赶在月圓的日子来观看这一别有情味的景致了。过了一刻钟,东边高高的山头上空有了亮色。人群立即出现一阵激动,脖子伸得更长了。有一块云粘乎乎地贴在那片将要出月的天空,有人就咒那云。还有几个孩子,鼓着腮吹气,要赶走那云。山头上空似乎闪了一下,那云倏然不见了。一个明晃晃、银亮亮的球体悠悠地然而又是迅疾地升腾起来。随着那圆盘痉挛似地跳离山头,人们突然象刚睡醒似的变无声为有声了,喊成了一锅粥。月照松林,大家都沐浴在月光下了。
高潮持续了五分钟,逐渐平息下来,不少人纷纷踏原路离去。他们原本是来这儿看月出的。真不明白看月出何必到这儿凑热闹,哪个山头上不可以看呢。再说月出哪有日出那样磅礴的气势,令人倾倒。不过也好,没了吵嚷声,更添了几分雅兴。
我们找一个空地方坐下来,仔细欣赏那月下的松和松间的月。月光清凉,照在松枝松针上,如同挂上了晨露那般鲜亮。猛看上去,就象雨夜路灯下的尼龙伞。透过松枝,月光便散了、乱了,松林间一派模糊朦胧。有雾霭不断飘过,那是从远处山坡上的松林上空游过来的。山头上空空濛濛的。松月辉映,松上有月,月下是松。风很轻,我们静静地谛听松涛。初听无声 细听咝噬、嘘嘘、呼呼,再听呜呜如牛吼。加上山中这儿那儿的泉水声,几乎是一个音响的世界了。那一团和悦之声由耳入,随呼气从口出,荡涤去胸中肚里多少污浊气。
月色姣好,凉风习习,庐山的夏夜实在令人留恋,何况是月照松林呢!那晚,我们坐了很久很久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