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11月12日
第3版
03

辛亥革命时期的陕西留日学生

张应超

辛亥革命时期,陕西先后有一百多人赴日本留学。一九〇三年,井勿幕由四川自费赴日,是清末陕西最早的留日学生。陕西官费派遣留日学生始于一九〇四年,以后两年增长较快,到一九〇七年,已有六十人左右。

这些留学生中的不少人积极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清斗争。同盟会成立时,井勿幕、康宝忠等人率先加入,康还被举为同盟会总部评议员。在反对《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风潮中,白毓庚被举为中国留日武学界学生代表,康宝忠任留日学生总书记。白毓庚在与清政府驻日公使杨枢交涉时,把生死置之度外,痛打了杨枢,引起孙中山先生的重视,派人介绍他加入了同盟会。同盟会陕西分会在日本成立时,白当选为分会会长。井勿幕早在一九〇五年秋即被孙中山委任为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回陕创建同盟会组织,领导陕西人民的反清斗争。他不负中山先生的重托,奔走于日本及国内各地,为辛亥陕西起义的爆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陕西留日学生还在东京创办刊物,宣传民主思想。一九〇七年,在赴日考察的陕籍同盟会员高又尼的支持帮助下,党松年、郗朝俊、赵世钰等人创办了《秦陇报》杂志。以后,井勿幕、杨西堂、赵世钰、李元鼎、茹欲立等人又创办了《夏声》杂志,谭焕章、崔云松等创办了《关陇》杂志,张季鸾、张崇基等人创办了《陕北》杂志。这些杂志互相补益,在反清宣传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于右任一九〇六年也到了日本,他以考察新闻的名义赴日,虽不是留日学生,但也积极参与了留学生的活动,并被举为豫、晋、秦、陇四省留日学生协会会长。后来,陕西留日学生纷纷回国,投入国内民主革命的洪流中。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少陕西留日学生担任了重要职务。张凤#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后改称陕西都督),茹欲立任陕西军政府秘书长,张益谦任财政部长,郗朝俊任副部长,宋向辰任外交部长,曹澍、李元鼎先后任教育部长,党松年任司法部长,南兆丰任交通部长,井勿幕任北路招讨使,邹子良任秦军西路经略使。举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时,出席会议的三位陕西代表赵世钰、马步云、张蔚森均系留日学生。孙中山就职后,张季鸾、康宝忠任总统秘书。

民国初年,陕西仍派人赴日留学。其中有后来成为陕西靖国军重要将领的胡景翼、张义安,还有在大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著名共产党员史可轩。特别值得一书的是胡景翼,他在日本留学时深得孙中山器重,被委以西北革命重任。胡亦向孙中山表示:“他日攻破北京,必迎先生入京。”一九二四年,他与冯玉祥等人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的贿选政权之后,随即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实现了昔日的宏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