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文字照作大文章
——《报应》读后
孙豹隐
用文学手段形象地揭露精神鸦片对青少年的戕害,并非是什么新鲜的题材。然而,小小说《报应》。仅仅用了七百字便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一个专事编发害人小报的夏主编那独有嘴脸,通过那个只图赚钱,不顾社会效果的害人者最终自己反被害的典型情节,无情地揭示了毒汁四溢的罂粟花的巨大危害性,从而激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就不能不令人侧目相看了。
短篇小说越写越长,小小说小不下来,原因固然是是多方面的,但是作者不善于抓住主干、舍不得剪除枝蔓、删削冗词則无疑是原因之一。《报应》以极其短小的篇幅浓缩出社会的一隅,以夏主编这个人物的活动为特定舞台,其它一切人物、情节、环境、冲突均围绕着他展开。这种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有利于较深刻地刻划主要人物的外在形态和心理活动,进而使人物性格鲜明、浑厚丰满,使作品的思想意义比较深沉地从场面和情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读罢《报应》,除了促使我对庸俗小报之类劳什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外,还使我明喻了少文字照作大文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