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什么要改革现行的企业工资制度
编者按 改革企业工资制度,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到千百万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有关工资改革方面的方针政策,本报从即日起分三期摘登省总工会组织编写的企业工资改革讲话材料。
我国现行企业工资制度,基本上都是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由于当时缺乏经验,主要是借鉴苏联的一套做法。这套企业工资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二十多年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积弊愈来愈突出:职级不符,劳酬脱节;职工的工资标准过多过繁,各种工资差别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工资制度的形式与生产和工作的特点不相适应,与企业层层落实经济责任制的要求不相适应,工资能上不能下,实际上成了“待遇终身制”;工资管理体制上,一方面集中过多,统得过死,另一方面客观上应该集中统一管理的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再说当时沿用的工资制度,企业工人多数实行八级工资制。少数实行七级和六级制。不管什么行业,技术简单复杂与否,等级数大体一样,技术上本来分不了八级,也硬凑个八级,造成技术差别不明显而工资上有明显的差别,违背了按劳分配原则。国家统一规定企业的工资制度,并不考虑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企业没有选择工资形式和制度的余地,不能发挥企业经营管理积极性和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因此,改革现行企业工资制度势在必行。
企业工资改革的目的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初步建立起新的工资制度,并使之转向新的轨道,从而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活力。为此,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要求:第一,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逐步消除平均主义,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第二,要坚持改革方向,把职工的工资、奖金同本人贡献大小很好地挂起钩来。第三,职工的工资既要适当拉开档次,但又不能过于悬殊。允许一部分技能高、贡献大的职工工资收入适当高一些,但又不能悬殊过大。第四,通过工资改革,初步建立起比较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新的工资制度,使今后我国职工的工资,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得到经常的稳定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