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偶成
杨乾坤
日月运行,眼卞已到了乙丑除夕。围炉团坐,杨叙情怀,享天伦之乐,迎来年之禧,“一夜跨两岁,”教人如何能不喜气洋洋!
除夕守岁的习俗,尽管自南北朝始,然而千余年来,此风长盛不衰,足见人同此心,事同此理。爆竹声中一岁除,除旧,自然要布新,对新的年度表示衷心的祝愿,并升起新的希望,天增岁月人增寿,自是美事一桩。故尔守岁之时,人们总是以欢乐为基调的。这种心情,唐人王湮有《除夜》诗写得极妙,附记于此:“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己入故园梅”。
不惟欢乐,而且也现出了岁月遇人之感,使人得到鞭策。这,大抵也正如杜工部所道,“天时人事日相催”罢。提起光阴荏苒,不仅使人感慨万端。少年时烂漫天真,对“寸金难买寸光阴”之语,大不以为然,认为它怎能象青钱万选,万选万中。后来又是那个在劫难逃的岁月,十年三千六百日,青春如水,逝者如斯,待得流年暗中偷换,方悟。虽悟,然人已老大。每念及此,心中之苦涩可胜言哉!
然而我还是个乐天派。东隅虽逝,悟己往之不谏;而收之桑榆,来者却可追。窃以为有此心者,大概绝不只如我者辈。而今“七五”初张,任重而途长;而二〇〇〇年,又是转瞬即至,联想起来,一长一短,直觉紧迫逼人。昔日陆放翁酷爱梅花,曾发出“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感叹,借其情而用之,报效祖国的人们,何尝不想一身化作身千亿呢?
这些,和着民族的自信心,在龙的传人的精神上一并表现了出来。看人们的脸上,春风得意;人们的心中,春色浩荡;谈吐间,春风回笑语;开拓处,春意自盎然。当此盛世,谁不想“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窗外的夜色中,爆竹震响,笑语腾喧,生机勃发气象,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于是抓笔在手,书下所感:欣而送“牛”,喜而迎“虎”、“牛”、“虎”相逢,英雄用武。牛劲犹在,虎气更足。再接再厉,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