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2月18日
第3版
03

第二梯队在国外

刘义 编译

为增强竞争能力,各国实业界都十分注重“第二梯队”的建设,甚至不惜动用血本。但在组队方法上,则各有不同。比较起来,倒也相映成趣。

苏联的做法是,将层层筛选出来的侯选队员召至一间现代化管理办公室内,大家围成一圈,考核人员亦混在其间。当模拟的上班钟响过之后,被考者的身份就成了总经理、厂长之类。这时,秘书一份接一份地送上需要圈阅的报表和计划,上面尽是些危及公司命运的棘手问题。这些文件在每个人的手上传递着。人们先是小声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很快就因决策的异同而发生争论。于是,环形办公桌前,急躁草率者有之,蛮干冒险者有之……孰优孰劣,考核者一目了然。

再看日本的做法,一般讲,日本的公司注重实战,但手段有些出格。其方法是在其他公司的雇员中物色奇才,这种形式类似于国外球类俱乐部收买球星的招数。如,当某公司看中了一个人才,则立即出资给“人才狩猎公司”(这是专干人才倒卖的皮包公司),人才狩猎者会千方百计地游说那位人才去这个公司任职。据说,有些大公司每年要支付一亿日元来网络工商专才,以营造自家的梯队。

而美国呢,是侧重于信念及勇气的考核。具体做法是:给每一个考生发一张白纸,指令每人写出自身的三点长处,这些长处必须是客观的,实际的。然后,在每一项长处下面列出一位在这方面成绩显赫者的名字,并同时写出这位成功者不及考生的某些方面。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消除考生对名人的自卑心理,直至从心底呼出“我要超过你”,经此选拔的梯队,个个胆识过人,具有一往无前的气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