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爱的缺点
高志华
有一个缺点,象美加净雪花膏那样淡香而滑腻,如爽身粉般舒服——它便是八十年代的“有点简单急躁”。
调动、考核、升迁,要写鉴定,得写缺点:“有点简单急躁”;整党中对照检查、开展批评、登记填表,不能没有缺点:“有点简单急躁”(或希今后注意工作方法,克服简单急躁情绪)。说起来顺口,写起来顺手,听起来顺耳,看了顺心,彼此心照不宣,脸上不笑心里笑,这缺点究竟可爱在哪里?
该深入细致的,你简单从事,该冷静思考、处理的,你头脑发热、毛毛草草,当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张飞不切实际地限裁缝三日制好白旗白甲,被挖去了眼珠,丢了性命。五八年搞“吃饭不要钱”导致了后来不少地方拿了钱买不到饭吃。可见,“简单急躁”不但不可爱,甚至是非常可怕的。 然而,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人们总以为“左”是干革命的“方法问题”;右,则是不革命、乃至反革命的“立场问题”。于是乎,一提到“简单急躁,”就让人想到“该同志”总是在满头大汗东跑西颠地干革命,至于害了多少人,坏了多少事,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多少损失,都忽略不记了。长期以来,“简单急躁”的命运就不坏:一些领导以为它是一种“革命的”缺点,某些确实简单急躁的同志甚至以此为荣。
到了八十年代,这一缺点就更可爱了。给头脑冷静、步骤细致、点水不漏地不停顿地调换“油水大”的工作岗位、单位的人的调动表上写“简单急躁”,他当然乐意笑着给上司磕三个响头。给养尊处优、群众反映问题时连眼也懒得睁的官僚主义者“有点简单急躁”,岂不等于说他能经常深入群众解决问题?给那些见了问题绕道走的“太平官”写上“有点简单急躁”,岂不等于说他有碰硬的精神?给那些头上滑得流油、心里坏点子多得车载斗量、专给政策找对策的人写“有点简单急躁”,岂不等于说他还幼稚得有些可爱?给以权谋私者写“有点简单急躁”,岂不等于说他整天在为公事奔波?
真有简单急躁的缺点,当然应该写。但我以为严肃的鉴定、检查、批评应该以这样一些严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工作态度、效率、成绩、成果到底如何?能否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有无官僚主义?有无以权谋私的情况?有无开拓精神?符合不符合干部
“四化”的要求?等等。
缺点在身,应该若芒剌在背;指出缺点,应是毫不含糊的针灸。不要让可爱的缺点成了可恶的缺点、可怕的错误、甚至可恨的罪行的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