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浑、然天成
曹志前
《史记》不仅是一部信史,还是一部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作品。这与司马迁善于用精炼、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是分不开的。请看: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
这是陈涉、项羽、刘邦三个不同人物的自白。虽都只是一句话,但却鲜明地活画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陈涉说这话时是个庸耕(雇农),对受剥削受压迫的生活极为不满,对秦王朝的暴政“怅恨久之”,迫切思变。当有人讥笑他时,他长叹:“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显示了这位农民英雄胸怀大志,却又贱视同伴的特点。所以,他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用“今亡亦死,举大事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来鼓励戍卒造反;后来,坐上王位,却枉杀旧友,从人物性格方面来说便十分可信了。
当时刘邦身为“亭长”,是个有野心的下层官吏。他看到秦始皇出游时仪仗华丽,随从如云,羡慕之至,感慨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句话,充分揭示了他想立帝称王、梦寐荣华的心理。 项羽本贵族后裔,身“长八尺余,力能扛鼎,豪气过人,自幼便要学“万人敌”的本领。项羽在服徭役中,看见秦始皇出游会稽山、渡钱塘江时的情景,国恨家仇涌上心头。他愤然大呼:“彼可取而代也。”这句话阐明了他强烈的反抗心理和对秦始皇的蔑视态度,为他以后在巨鹿之战显示叱咤风云的大将风度,破釜沉舟催毁秦军的勇猛,及在鸿门宴不谙算计的磊落爽直性格做了铺垫。
用精辟的个性化的语言准确地刻画人物,揭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的出场自白与后来的行动浑然天成,是《史记》这部巨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点。不论在写史纪实方面,还是在运用文学语言方面,司马迁都不愧是一支“铁笔”。所以,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也被后人公认为杰出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