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潜与反测
丁向东
现代潜艇的隐蔽方法,虽然仍以致力减少在水中产生的音响和内部噪声为主,这和以前几乎没有两样,但要做好却很难。尽管核潜艇在速度和灵活性上比老式潜艇优越得多,但是由于反应堆产生巨大高温,所以冷却系统的噪声就要大得多,因此就更难躲开敌方的监测。猎潜者为了找到这些埋伏在海底而可能长期不动的怪物,只好主动出击,向水下发射高频声波,遇到目标时,这些声波就返回,犹如雷达发射无线电波似的,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声纳。然而,潜艇决不甘心于束手就擒,设计家们已开始在它们的外壳上涂覆弹性材料,不仅能有效地吸收声纳的高频声波,而且还有助于消除潜艇本身产生的噪声,有一举两得之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猎潜者哪能就此善罢甘休?针对潜艇降低噪声和音响的手段,他们又采取了一系列的反措施,使自己的“眼睛”更加锐利。在有些猎潜艇上,几乎整个外壳都粘上了一种对压力极为敏感的塑料布,海底传来的任何声响,都很难逃脱它的侦听。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帮助,更使它能分辨出这些声源的性质:商船?鲸鱼?本国或友邦的舰艇还是敌方的舰艇?这些都能识别得一清二楚。美国发明的声搜装置,看起来虽然笨,但是却非常有效。它利用成千上万的水听器组合成一个绵延数十公里的监测长链。这些水听器每个都有不同的固有接收频率。它们被设置在沿海大陆架以及苏联潜艇出入的必经之路上。此外,他们还将声搜装置做成可以由舰艇拖曳的活动阵列,可以长达数公里,在黑暗的洋底搜寻苏联潜艇的踪迹。现在美苏还在积极研制和部署一种以纤维光学为基础的声源探测系统。只要声波有微小的变化,就会有相应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