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6月0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合适”切勿轻信 多色彩的企业家 朝阳 黄黄灯光下的思索(散文) 月季(黄和平) 战地浪漫曲人物浅谈 决战前夕 简谈学习小说创作的方法 小幽默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多色彩的企业家

——访西北第一印染厂副厂长秦生贤

山东 崔立宁

“全国十三省市工人文艺刊物座谈会”在济南召开期间,听说有位获奖作者竟是位厂长,不由得引起我的兴趣,便忙里偷闲地采访了他。

他叫秦生贤,是西北第一印染厂副厂长。说来奇怪,见了他竟觉得他不象厂长。我坦率地将这想法说给他,他哈哈笑起来:“我就不喜欢人家叫我厂长,当然更不希望摆出厂长的架子。在厂里职工们大都叫我‘老秦’,喊厂长的屈指可数!”略微沉思一下,他又加重语气说:“领导和工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分工不同,仅此而已。”看到他手里拿着杂志,我问:“你当厂长又喜爱创作互不影响么?”他说:“我向来对文学有特别的偏爱,搞创作本身有助于我的工作。一名企业家,不应是单色彩的,而应是多色彩的,不仅要懂业务,还要懂得心理学、美学、文学。有句话说,文学即入学,当领导本身就是做人的工作,如果不懂得、不理解人的所做、所思,便当不好厂长。过去那种按条例惩罚,用制度硬卡的管理方式已经落伍了,人们需要的是理解,是感情的交流。”接着,他向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一位老工人因某种原因,提出要求调动。有的领导因爱惜他的才干执意不放,三来二去竟闹僵了。后来老秦找到了这位老工人,推心置腹地长谈了几次,两人很投机,结果这位老工人决定不调了,他说:“咱不图别的,有厂长这两三句话就够了。不走了!”这就是我们的工人,他们要求的仅是两句好话,需要的只是理解……

回味着秦厂长的这些话,我明白了许多:看来,用感情来管人,用理解来工作,是这位不似厂长的秦生贤当好厂长的“绝招”。

秦厂长谈完这件事又继续扯起了他的创作。几年来,他每年都有两三万字的作品问世。快板、歌词、散文,报告文学……现在他是陕西省曲协、西安市作协的会员。

做为一名厂长,一名业余作家,有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老秦为此牺牲了许多。他每天工作之后,都拚上几小时,如此长年累月,连他的写作习惯也变得独特了:不打草稿,再长的文章也是腹稿,而所有的稿子又都是一段段地组织起来的。

谈到将来的打算,我出主意说:“是否转行,专门从事创作?”他却连连说:“不行,不行,不能转行,起码五十五岁前是这样。创作源泉是生活,没有了生活,我的创作之源也就干涸了。”他看着窗外,说:“我想塑造几个工人形象,青年工人!我喜爱他们,渴望了解他们。我还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同我们的生产联系起来,把我们的工厂,我们的产品介绍给社会。我希望我们厂的利润增加,希望我的创作有所长进。”时时不忘他的厂,时时不忘他的创作,真是个“双料”厂长啊。 (题图 崔辛)

放大 缩小 默认